脂肪攝取量資訊一覽在FB寵物社團、毛孩市集、PTT網友最新推薦以及評價討論大公開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脂肪攝取量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55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陳月卿、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謝宜芳老師的營養教室、☆~Rainy‧小雨~☆媽咪的媽媽經、潘懷宗等,共有123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有14則IG的照片貼文,包含了有睿秋 Rachel Li、我是嘉慧|Ashley?健康生活管理教練、管海邊的營養獅|Zoe營養師等,同時還有15篇留言的反饋,另外還有YT影片共6個,裡面有營養師媽媽Priscilla等創作者的影片,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脂肪攝取量有關!另外還有關於脂肪攝取的相關影片還有脂肪攝取來源的各種內容以及脂肪攝取過多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脂肪攝取量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脂肪攝取量是什麼內容吧:
陳月卿
【飲食能有效逆轉三高嗎?】
造成三高的主要原因: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
❌體重過重、缺乏運動、熱量太高、喜好大魚大肉、喝酒的人,容易招攬壞膽固醇上身;
❌大量的精製澱粉如白米、白麵、甜點及含糖飲料,則會提高三酸甘油酯和血糖的濃度。
❌抽菸也被列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蘋果形」(胖在腰圍)的身材比「梨子形」(胖在大腿或臀部)身材,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所以,為了「心」的健康,千萬別讓自己找不到「腰」!
㊙三高可以用飲食預防,也可以用飲食逆轉,甚至部份心臟疾病只要進行飲食控制,都可以改善,甚至康復!
👉覺得自己可以從哪幾項開始控制?留言+1~5
1⃣攝取脂肪含量低且富含高膳食纖維的食物,
例如全穀類、豆類、蔬果等 提供飽足感以及許多抗氧化營養素,清除體內自由基,避免體組織發炎、損傷。
2⃣以豆類的植物性蛋白質取代動物性蛋白質。
不吃紅肉,只吃非常少量的魚,大幅降低飲食中的脂肪來源以及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
3⃣限量攝取乳品,
以低脂乳為主,減少由乳品獲得飽和脂肪的機會。
4⃣選擇不需額外使用烹調用油的烹調方式,
例如涼拌、蒸、煮、滷、燉等。
5⃣攝取好的油脂並控制脂肪攝取量為10%左右。
苦瓜中―特別是苦瓜籽,發現某些三萜類化合物有降血糖、抗發炎的效果,因此苦瓜又被稱為植物胰島素。如果嫌苦瓜味道重不好吃,放入食物調理機,用一 些蘋果、鳳梨壓味即可。
㊙抗三高食譜↘https://lihi1.com/U13Eh
㊙ 蔬果清洗↘ https://lihi1.cc/n9fWN
📚更多三高食譜在我的書裡~<<他的癌細胞消失了>> ↘ https://lihi1.com/WCS2L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陳月卿養生達人」看更多影片↘https://lihi1.com/gzD8O
⚠️陳月卿特此聲明⚠️小心網路詐騙⚠️
本人沒有推薦任何 低價出清的絞肉機、桑椹產品、青X柳茶、減肥減糖產品、烤箱、鍋具、苦茶油、無花果、睡眠噴霧等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危機就是轉機,居家防疫從培養健康生活型態開始!]
俗話說危機就是轉機,疫情期間與其到處盲目屯糧,或不必要的恐慌焦慮,倒不如 #正向思考,這是難得的機會,減少了聚會跟聚餐的干擾,有更多時間可以在家裡 #實踐健康生活型態。
在家就可以提升免疫的事,提供幾個重點給大家參考:
✔️ 多喝水、 不要熬夜
在家要認真喝水喝好喝滿,只要沒有心肝腎疾病,這麼熱的天喝個3000-4000cc以上絕對有益無害。喝水對免疫的好處來自攜帶營養到全身供給免疫細胞,還有幫忙代謝廢物跟毒素。而近 20 年來的免疫學研究結果都指出,睡眠的充足對於免疫力的正常發揮非常的重要。如果晚上熬夜、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佳,抵抗力容易下降,就會比較容易被病毒感染。
✔️多攝取🥦纖維跟 🥚優質蛋白質
關於纖維跟優質蛋白質對於免疫相關的文章之前也寫過,蛋白質對好菌的影響在書裡也有詳細的章節,動物性來源可以用乳清蛋白、雞蛋或低脂白肉類及低脂海鮮,避免紅肉。植物性來源可以用大豆蛋白或豆漿豆腐,讓 #植物大於動物。澱粉類也請挑高纖維澱粉攝取,例如糙米、藜麥或十穀飯。
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620114092124892/d=n
✔️多用辛香料來入菜
關於之前的 《防疫飲食怎麼吃》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647817146021253/有詳細影片給大家參考。
✔️不要碰過量脂肪
吃 #太多脂肪會抑制免疫系統功能,身體只需要適量脂肪,就能健康運作。美國麻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的脂肪攝取量 #從32%降低到23%,可以讓 #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的 #活性增加48%。關於「高脂肪飲食」會讓殺手細胞失去功用或減少數量跟活性的研究從1989年到2020年已經太多篇了,有興趣的人自己搜尋關鍵字🔍fat and NK cell。
高脂肪破壞腸道菌相跟增加腸漏症的機率,讓身體對病毒的 #抵抗力下降,研究發現餵食高脂肪老鼠感染流感病毒後的死亡率比吃低脂肪的高,因為抗體的出現有延遲反應(delayed antibody response )。
雖然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好處較多,但 #食物都是複雜的,不可能只單一得到omega-3,話說一盒100克的豆腐就能得到很多的omega-3,真的不一定要吞貴貴的魚油或狂吃鮭魚🤷♀️
✔️不要碰甜食
所有的單醣類(如葡萄糖、果糖)和甜食都會影響人體製造白血球,也影響它的活動力,降低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國外研究報告指出,當人們吃下18~20茶匙(約100公克)的糖,白血球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減少50%以上。血糖上升,會讓許多發炎相關激素上升,例如:TNF-α、CRP、介白素(IL-6),會弱化我們的免疫系統。
✔️不要吃太鹹
很多零食跟保存期限很長的食品,其實都含有大量的鈉離子,而這些過量的鹽分可能抑制正常的免疫功能,抑制抗發炎反應,改變腸道菌結構並促進跟自體免疫疾病的產生,在2016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每天攝入12克高鹽飲食的男性,單核球升高,發炎激素增加(IL-23和IL-6),而且他們還具有較低的抗發炎激素IL-10,表示身體傾向發炎。
✔️少碰加入防腐劑的加工食品
今年3月的一篇研究,發現常用食品防腐劑叔丁基對苯二酚(TBHQ)、氟烷基類物質(PFAS)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有免疫毒性,意思是 #這些化合物有可能會損害我們的免疫系統,包括產生過敏、慢性發炎、免疫抑制(損害/降低人體抵抗感染的能力)還有免疫刺激(通過免疫反應引起組織損傷),而這種防腐劑很廣泛的運用在1250多種加工食品中,包含餅乾、薯片、調味醬等等➡️囤餅乾薯片對免疫只有害處‼️
隨著疫情擴大,與其焦慮不如轉念,過去面臨要隔離的人,我也是告訴他們:
「這14天剛好可以做徹底的腸道淨化跟飲食調整,當作閉關修煉健康跟好身型,搞不好14天後妳就有腹肌了呢!!這是過去幾年想做也沒毅力做的事,因為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可能把自己閉關14天認真做飲食控制。」
對於那些煩惱無薪假損失的人,我也安慰他們,14天的飲食改變,就能讓腸道菌相和身體組成大幅改善,這是無價的,有人花了好幾萬也不一定辦得到這樣的事。
讓境隨心轉,剛好脫離致肥環境,給自己一個打造健康身體的機會,迎戰接下來的抗疫時期吧!!加油💪
#14天有人體重體脂率可以下降10趴
#14天腸道菌相就可以有大幅度改變
#居家防疫要正向思考
謝宜芳老師的營養教室
又有一名人正值壯年被大腸癌奪去性命,如何防範大腸癌相信是很多人關心的議題,
⛔⛔到底有那些NG行為容易讓大腸癌上身呢?
1. 喝酒🍺:酒精會代謝成乙醛傷害細胞DNA而引起癌症,酒喝愈多,常喝酒,引發癌症的危險性增高。
解方:不喝酒
2. 愛吃高升糖指數的食物🍦🍰🎂🍮: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容易刺激似胰島素生長因子分泌,而刺激腫瘤增生,讓大腸癌細胞分布全身。所以甜食、精緻澱粉類的食物要慎食。
解方:多選擇低升糖指數的全穀類,如:地瓜、糙米、芋頭、南瓜等當主食來源。
3. 愛吃紅肉及加工肉類:吃紅肉會讓身體產生石膽酸,大腸癌的病人有較高濃度的石膽酸,加工肉品有亞硝胺的致癌物。吃太多肉讓蛋白質攝取過量,會讓胰臟酵素忙著消化蛋白質,沒時間去做除癌細胞的工作,可試著一天1餐或2餐不吃蛋白質,讓胰臟酵素來對抗癌細胞。
解方:少吃紅肉及加工肉品,如果非吃不可,可以搭配吃足量含豐富維生素C、E及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
4. 愛吃動物性脂肪:研究指出動物性脂肪攝取量大於總熱量40%時,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危機,如果脂肪量少於總熱量15%,會有較低大腸癌風險,這裡的動物性脂肪是指飽和脂肪,魚類所含的DHA、EPA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反而有保護身體對抗大腸癌。飲食中的脂肪會刺激膽汁分泌,太油時會引起致癌的石膽酸和去水膽酸增加,所以少吃油炸食物、肥肉等。
又有哪些飲食習慣能遠離大腸癌呢?
1. 多吃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結合致癌物質,讓致癌物質快速排出體外,減少大腸暴露在致癌劑的危險,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益生菌的生長,水溶性的膳食纖維可以降膽固醇、調整血糖及預防便祕。
2. 多吃鞣花酸的食物🍓🍒:鞣花酸可以活化肝臟解毒酵素,幫助清除致癌物。
可吃哪些食物呢?莓果類的草莓
3. 多吃含吲哚的十字花科食物🥦🥬:吲哚能催化致癌劑被解毒,提供抗氧化的保護作用,能抑制大腸癌細胞增生。十字花科食物有高麗菜、綠花菜、白花菜、甘藍菜等。
4. 攝取足夠的鈣、鎂🥬:鈣能減少大腸癌的危險,我不鼓勵靠吃鈣片來預防,應多吃深綠色的蔬菜同時補充鈣、鎂及膳食纖維,才是最明智選擇。
5. 烹調食物加薑黃
其實預防大腸癌的飲食和預防脂肪肝的飲食差不多,多蔬菜、適量水果、少紅肉、多粗食,人自然就健康。當然要多運動、保持身心愉快也很重要。
☆~Rainy‧小雨~☆媽咪的媽媽經
【像記錄孩子一樣記錄自己/不運動派、懶人派減脂快速門】
我們常常對孩子說愛,不吝擁抱與肯定。
可是我們何曾對自己說愛?何曾擁抱自己、讚美自己?
明日早起時,請對著鏡子光著身體好好端詳自己,然後雙手交錯握住自己的肩膀,對自己拍拍說:
「辛苦妳了!這幾年,妳為了家庭和工作真的很努力。」
「從此刻起,請記得多愛自己。」
「不管全世界如何,我永遠站在妳這邊,永遠最愛妳。」
初為人母時,我們為孩子記錄身高體重、記錄奶量、記錄副食品食量。可是我們何曾記錄過自己吃了什麼?身高有沒有縮水?體重和體態有沒有變化?
關心自己的體態,要從關心自己開始,從飲食記錄開始。
昨天吃了哪些蔬菜水果?有幾色?份量呢?
蛋白質來源是什麼?夠不夠?
吃了白吐司還是全麥吐司?幾片?
白米還是糙米?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有沒有喝含糖飲料?水喝了幾杯?
妳還記得嗎?
輸入手機程式也好,手寫記錄也好,自我覺察便是改變的第一步。
===
今天來分享我的快速減脂經驗,推薦給不運動派的朋友。
研究過各種飲食法後,我結合5:2輕斷食與生酮飲食成為一套終極減脂法,外出旅行時我會讓自己放假,好好品嚐美食,之後再利用終極減脂法在短短幾天內恢復,通常3-7天便可以減去2公斤,恢復原樣。
附圖是我之前度假完減脂期的菜單,非常有效。以這份飲食規劃為基礎,來探討幾種不同的飲食法。
▶️先了解自己需要多少熱量?
瞭解自己需要多少熱量是很重要的事。
如何計算自己需要的熱量呢?可參考以下網頁,算出自己的基礎代謝BMR與每日總耗熱量TDEE。
英文:https://bit.ly/2mkvfoO
中文:https://bit.ly/2y6nJo0
減脂者應將熱量攝取控制在低於於每日總耗熱量TDEE 200-300大卡且高於基礎代謝BMR,並採取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若想加快減脂速度,應拉大每日總耗熱量TDEE與基礎代謝BMR的窗口,拉大方式應在於提高運動量,而非減少飲食熱量,以免造成溜溜球效應。
以我為例,BMR大約1200大卡,非運動日TDEE大約1600大卡,以TDEE減300大卡作為我的減脂期間攝取熱量,便是1300大卡。
▶️如何簡單記錄飲食與計算熱量?
推薦MyFitnessPal這款由運動專門UnderArmour開發的應用程式,內建龐大資料庫,掃條碼就可以輸入,非常方便。
▶️什麼是5:2輕斷食?
原先的5:2輕斷食是從一週中選擇分散兩天,將飲食熱量控制在500大卡,其他日子則不特別限制飲食與熱量。
其中一天訂在週一,並以週一作為起點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可以平衡週末的大餐。另一天則挑選週四或週五,讓輕斷食的兩日平均分配在一週之內。
輕斷食熱量攝取訂在500-600大卡,以大量蔬果和蛋白質作為飲食來源。為了確保肌肉量,必須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以瘦肉為佳,並減少脂肪攝取量。
我會在這兩天攝取甜度低熱量低的水果,平衡生酮飲食水果攝取較少的缺點。
▶️什麼是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是以脂肪作為主要熱量來源,促使身體改用脂肪分解後產生的酮體作為主要能量來源,進而達到燃脂目的。一日淨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只有20克。
同樣,為了確保肌肉量,必須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而來自脂肪的熱量最好達到一日總攝取熱量的七成。
比如以下的比例,很容易進入生酮狀態,也能夠確保蛋白質量。來自碳水化合物的熱量:脂肪熱量:蛋白質熱量=5:70:25。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有胰島素相關疾病,就不適合生酮飲食。
▶️什麼是間歇性斷食?
間歇性斷食是將整日進食時間集中在八小時或六小時內,拉長空腹時間可使胰島素敏感度提高,進而改善胰島素阻抗。不特別計算熱量與限制飲食內容,適合完全不想計算熱量的懶人派。
生酮飲食實施了一週後,身體適應了,飢餓感消失,就可以拿掉早餐那杯飲品,縮小進食窗口,將飲食時間控制在中午至晚上六點間,便可無痛接軌間歇性斷食。
===
明日再來分享我平日的飲食法,如何兼顧運動日和非運動日不同的需求?
最近小雨麻開始新的寫作節奏,週一至週五每日更新,歡迎各位常浮出水面來跟我互動。
FB:https://www.facebook.com/RainyMom
網誌同步更新:http://rainymom.com
IG請搜尋rainymomcom
小雨麻故事時間繼續來聊——更多健食、健身也健心的故事,歡迎搬板凳來聽故事。
潘懷宗
2018年世衛組織所發布關於膳食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攝取的草擬規範中(WHO draft guidelines on dietary saturated and trans fatty acids),建議健康的飲食習慣應該降低飽和脂肪的總攝入量,並替換成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及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膳食,而飽和脂肪的建議攝取上限應低於每日建議攝取總熱量的10%(即150~250大卡左右)。美國心臟協會更是建議每日飽和脂肪攝取量應降至總熱量的5~6%。但此通案式的建議未能仔細考量到某些食物內含之特定飽和脂肪酸可能有益健康(如黑巧克力),若是一味地只知降低總飽和脂肪酸,甚至妖魔化飽和脂肪酸,民眾就會放棄許多含有飽和脂肪的有益食物,結果造成許多重要的營養素沒有攝取到(像蛋黃、起士等),導致原本期望降低對慢性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目標無法達成,這是大家所不樂見的。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7426/3952650
睿秋 Rachel Li
不少下視丘停經的女生都會說:「我已經吃非常多了,怎麼會不夠呢?」
老實說,就是還有很多女生吃不夠。
然而,她們說自己吃得「多」也不奇怪。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比較了下視丘停經的女生和月經正常的女生(對照組)。他們發現下視丘停經的女生的纖維質攝取是對照組的兩倍,而脂肪攝取量是對照組的一半。
這代表下視丘停經的女生很可能在吃很多體積大、熱量低的食物,像是蔬菜水果、五穀雜糧。因此,她們會看到自己吃的量很多,卻意識不到當中的熱量不高。
一個容易參考的經驗法則就是,如果你的體重維持不變,甚至下降,你都吃不足。
在恢復月經的過程中,大多數女生都需要恢復體重,而也有不少需要恢復至高於以前的水平才能「重啟」月經。
如果你正在恢復月經,已經感覺自己吃很多,然而體重都沒有上升趨勢,你可以考慮多增加些油脂類(如:酪梨、堅果、橄欖油、巧克力等)。假如你之前因為限制飲食不吃某些自己喜歡的零食,加入這些食物也能幫助你提升熱量攝取喔。
🔍doi: 10.1210/jcem.83.1.4502
======
如果你覺得我的分享幫助到你,歡迎:
➤ 追蹤我 @lirachel_nutrition
➤ 按讚並收藏起來❤
➤ 分享出去並標記我
➤ 留言標記你的好朋友
======
#減脂 #減肥#健康飲食#瘦身 #減脂增肌 #均衡飲食 #熱量控制 #飲食控制 #增肌 #重訓 #健身 #下視丘停經 #睿秋營養知識
我是嘉慧|Ashley?健康生活管理教練
❤️Ashley減脂吃什麼❤️
▪️雞肉蘿蔔貢丸蓮藕湯
我自己是一個非常喜歡喝湯的人,所以常常看我們家的晚餐一定都會有一鍋湯。但是我建議以原型食物+調味粉來煮湯,一切有醬的調味料加進湯裡,不是太鹹就是熱量太高,所以自己要小心小心!
▪️高麗菜炒豆皮
我男友以及男友媽超級喜歡高麗菜,基本上我每天都會看到它😂,高麗菜是個很好的十字花科蔬菜,但是纖維量並不是這麼足夠,我自己飯後都還是會泡一杯纖維粉來喝,沒有補充品的你們,記得還是要多吃綠色蔬菜🥬。
▪️豆腐煎蛋
男友最近被抖音跟小紅書洗腦,超愛變出這種又紅又油又鹹的食物,基本上減脂的我們可以直接不用碰了😅😅
▪️不知名蛋白質雜燴
家裡煮飯最開心的就是食物加在一起開心吃就好,裡面豐盛到我自己也不知道誰是主角,有肉、豆皮、豆乾..等等,我在補充蛋白質的時候一定會加入植物性蛋白,絕對不會整餐都只吃肉肉,不只可以控制脂肪攝取量,也可以豐富你的飲食🥰
昨天問大家你們會買食物時只在意熱量還是會看營養素,結果竟然有接近一半的人說他們只會看熱量!老實說我有點被嚇到!其實慢慢培養看營養素的習慣,真的會比你看熱量來的更重要,一包乖乖其實不到180卡,但它營養素就很不適合認真減重的人接觸,所以飲食真的不是只有看熱量這麼簡單!
#健康飲食 #蛋白質 #減重 #飲食紀錄 #熱量 #減重日記 #減重瘦身 #均衡營養#體重管理 #減重人生 #減醣 #減重減脂 #減重計劃 #減脂 #減脂增肌 #減脂菜單 #減脂日記 #減脂飲食 #減脂計畫 #減脂人生 #減脂期 #減脂食譜 #減脂日常
管海邊的營養獅|Zoe營養師
《隱藏版高熱量食物》-第8話
本次得獎的是🎊—— @咖喱
網路上瘋傳咖哩具有燃燒脂肪、抗發炎、預防癌症、降膽固醇、預防癡呆、殺菌排毒等好多功效,甚至有人說多吃可以抗新型冠狀病毒。
這邊本獅就來打破一波迷思!
🔺咖哩裡面其實有個超級成分— 「薑黃素」,而他也是流言的開端。
🔺「薑黃素」是一種「植化素」,研究顯示的確有以上「保健」效果。
但薑黃並不是藥物,如果看到網路文章提及「治療」某某疾病,趕快按下檢舉鍵(喂~不是啦~),不要隨便相信就好。
咖哩吃太多會有添加物攝取過量的問題,重點是(!!),他熱量也很高喔。
如果要選擇好的咖哩,可以怎麼選呢?
🔺咖哩的來源通常會有「咖哩粉」和「咖哩塊」,如果真的很想吃咖哩,可以選擇來源是「咖哩粉」的喔。
🔺咖哩塊通常會加大量的油、麵粉、糖、鹽等等等過多的添加物。
(大家下次可以看包裝背面,寫得密密麻麻😂)
咖哩粉成份則簡單許多,就是國中國小營養午餐常吃到的那種~
🔺但市售咖哩,或媽媽/ 家裡煮的咖哩通常都是用咖哩塊。
這些添加物,除了造成額外的熱量,「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鈉含量」都可能會攝取過量。
1. 「飽和脂肪」、「反式脂肪」:與血脂、心血管疾病相關;每日飽和脂肪攝取量應小於總熱量的10%。
2. 「鈉含量」:與血壓、心血管疾病相關;每日鈉攝取量不宜超過 2400 毫克(=6 公克鹽)。
3. 某些牌子加一小塊,就快超過一半ㄌ><(=1200毫克鈉)。
👼🏻要怎麼挑選Mr./Mrs. 咖哩right呢?
1. 選擇咖哩粉,但要注意勾芡不要勾太濃~
2. 咖哩塊減半,可怕的東西給他減半就對了。
3. 最後,記得多配些蔬菜~~~
(上面講那麼多,但本獅還是咖哩塊派的啦,我選第二個方式😂)
大家是咖哩粉派,還是咖哩塊派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有什麼想請營養師剖析的食物、或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標記、分享給愛吃 #咖哩#咖喱#咖喱飯 的朋友👬
🍏追蹤 @dieti.lion 💙
#管海邊的營養獅#隱藏版高熱量食物#健康#營養#營養師#calorie#curry#highcalories#nutrition#dietitian
更多脂肪攝取量討論
heho
2023年12月6日你知道每天該吃多少脂肪才健康嗎?專家教你自測計算公式
那正常人一般就究竟該如攝取脂肪(脂質)孕算是健康的方式與份量呢?根據營養師的專業建議,一般人每日飲食中脂肪攝取量應該占總量的20%到30%,應該根據 ...
mohw
2023年12月4日注意隱性脂肪別讓飽和脂肪傷了爸爸的心 - 衛生福利部
其中飽和脂肪攝取量已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每日建議攝取上限23公克的1.3倍(以男性正常體重70公斤之靜態工作者建議每日攝取2100大卡,飽和脂肪提供的熱量應低於10%,即210大卡 ...
commonhealth
2023年12月6日油脂吃太少,體重和熱量無法下降!健康攝取脂肪4要點
油脂的攝取重點 · 1.每天脂肪的攝取量,約占每日熱量的20∼30%。 · 2.食用多種油類來達到正確的脂肪酸比率(美國心臟學會建議的比例為飽和脂肪:單元不飽和 ...
udn
2023年11月25日年節點心隨便吃兩樣當日油脂攝取就爆掉| 聰明飲食| 養生 - 元氣網
你知道自己一天能吃幾克油脂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建議,飽和脂肪每日建議攝取量上限是男性23公克、女性18公克,但這個上限值,其實平常就 ...
wanfang
2023年11月28日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營養室:
每日從六大類食物中均衡的攝取各類食物,以獲得適當的營養素及膳食纖維提供身體 ... 每日脂肪的建議攝取量宜佔總熱量的30%以下(容許範圍25~35%),限制飽和脂肪酸小於 ...
change4health
2023年11月19日活出健康新方向- 4. 脂肪
世界衞生組織(WHO)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建議健康人士的脂肪攝取量應限制於每日總能量攝取量的百分之15至30,其中飽和脂肪不可超過百分之10,而反式脂肪不可 ...
cw
2023年11月24日脂肪吃得少不如吃得巧 - 天下雜誌
劉怡里指出,有些人採「低油」飲食,自己控制油脂的攝取量,但卻忽略了這些油脂的種類,例如不吃正餐,避免油脂,但卻吃洋芋片、喜餅,這些食物的膽固醇及 ...
twhealth
2023年11月22日新版每日飲食指南8大重點教您吃得更健康!
以每天總熱量攝取1800大卡的健康男性為例,飽和脂肪佔熱量的10%是180大卡,而油脂每公克有9大卡,所以每天飽和脂肪攝取應在20克以下,平均一餐只能攝取不 ...
helloyishi
2023年11月20日別再妖魔化脂肪!破除脂肪攝取6迷思安心吃油
許多人都認為要少吃含脂肪的食物,認為脂肪對身體有害,但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的飲食營養比例建議,碳水化合物為50~60%、蛋白質為10~20%、 ...
careonline
2023年11月7日脂肪很多種,怎麼選才不踩雷?(懶人包) - 照護線上 - 診所藥局
因此醫學會還是建議要控制飽和脂肪的攝取量。 ... 每天總熱量的其中三分之一來自於脂肪。所有脂肪攝取裡,飽和脂肪不要超過三分之一。ㄧ般目前是建議飽和 ...
medium
2023年11月28日瘦身必學基本功:三大營養素的攝取比例 - Medium
許多人以為吃油長油,但重點其實是要學習如何分辨好的脂肪與壞的脂肪。好的脂肪不僅也有長久的飽足感,甚至還能幫助你提高燃脂效率;壞的脂肪則可能會導致身體發炎 ...
chp
2023年11月14日衞生防護中心- 認識脂肪一族
因此,建議減少反式脂肪的攝取量,包括含反式脂肪的人造牛油、起酥油的食物,及以這些油脂類為材料或烹調的煎炸和烘焙食物(如酥皮糕點、餅乾等)。 飽和 ...
ifitness
2023年10月29日食物組成計算器 - 愛健身
食物組成計算器,透過這個計算器,你可以輸入TDEE的每日攝取熱量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的百分比後算出每日要吃幾克碳水化合物、幾克蛋白質及幾克脂肪, ...
cfs
2023年10月26日營養素的定義及功用 - 營養資料查詢
提供能量的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微量營養素則指各種 ... 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 總脂肪, 膳食纖維, 糖 ... 攝取量應為人體每天所需能量的10% 至15%。
canceraway
2023年11月8日降低脂肪攝取技巧(2)--運用進食妙招 - 台灣癌症基金會
降低脂肪攝取技巧(2)--運用進食妙招 · 1.吃飯時,會用菜湯、滷汁或豬油拌飯 · 2.吃麵包時,會塗上奶油、美乃滋或花生醬 · 3.吃肉時會選擇大塊或整塊的肉 · 4.吃燙煮的蔬菜或 ...
yahoo
2023年11月6日【營養師Mian Chan教路】脂肪知多少?每天需要 ... - Yahoo新聞
Ÿ 每人每天建議攝取量為300毫克。 日常攝取適量脂肪原則. 雖然適量脂肪是日常健康飲食重要的部分,但事實上,現代人實在吃得過多脂肪了。
myprotein
2023年11月2日營養素計算器| 輕鬆了解你每日所需的營養 - MYPROTEIN
三種主要的巨量營養素是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稱為巨量是為了避免與微量營養素混淆,例如食物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人體只需攝取微量即可。 营养元素 ...
doublefitness
2023年11月20日減肥更應該吃油!吃對油脂才能消滅體脂「滴油不沾」小心四種 ...
因此在飲食最重要的關鍵之一在於「適量」。根據衛福部最新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日油脂攝取可以占總熱量的20~30%。有些 ...
studenthealth
2023年10月29日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 彩橋通訊第七十三期 - Student Health ...
無論那一種脂肪也不應進食過量,即每天攝取量不超過總熱量的30%,其中飽和脂肪每天攝取量不能超過總熱量的10%,而反式脂肪每天攝取量不能超過總熱量的1%,以免引致肥胖及 ...
ymspring
2023年10月5日千錯萬錯都是脂肪的錯?其實是「油」不對! - 陽明春天
依照衛福部說明,人工反式脂肪是所有脂肪中,對心血管傷害最大的一種脂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反式脂肪攝取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
bbc
2023年11月17日健康飲食: 飽和脂肪真相大公開- BBC News 中文
椰子油比黃油含有更多的飽和脂肪,一湯匙椰子油的飽和脂肪含量超過了女性每日推薦攝入量 ...
healthnews
2023年10月23日大啖聖誕大餐小心飽和脂肪攝取量 - 健康醫療網
攝取 過多飽和脂肪易使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致血管內壁增厚、血管彈性降低,使血壓上升,增加血栓、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隨著聖誕節的腳步近 ...
www
2023年10月21日想增肌、想減脂分別該怎麼吃?健身網紅帶你3步驟吃出精瘦身材
也就是說,脂肪大概是抓總熱量的1/4或更高,蛋白質量固定後,其餘熱量才留給碳水化合物!減脂期的碳水化合物攝取較少,建議把碳水化合物留在訓練前後食用 ...
hkhselderly
2023年10月19日十大護心飲食指引
以每日總熱量攝取約1600卡路里計算,25% - 35%脂肪攝取量相等於限制每天進食約8-12茶匙油。以外出用膳為例,鼓勵讀者多選擇少汁的飯款,如瘦叉雞飯(少汁)再自行走皮、 ...
ndhu
2023年10月17日降低指防攝取就從生活做起 - 東華大學
近年來國人飲食受西方的影響,飲食型態改變,造成飲食的不均衡,根據第三次全國營養調查結果顯示,國人平均脂肪攝取量佔熱量的34﹪,而油脂建議量應佔熱量的30﹪以下, ...
askthescientists
2023年11月12日瞭解關於膳食脂肪的知識
限制飽和脂肪的攝取量是控制整體膳食脂肪較好的方法。如果您要減少飲食中飽和脂肪的含量,請將其換成健康的不飽和脂肪。 反式脂肪. collection ...
paminoodles
2023年9月14日PaMi 營養教室-飽和脂肪
購買食品時,注意營養標示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可以避免攝取過多的問題喔! ❤️小編貼心提醒❤️. 為了避免心血管疾病,都會控制飽和脂肪的攝取量.
qchicken
2023年10月11日避免養成飲食壞習慣!注意油脂、糖、鈉的控制! - 田原香健康網
最不健康的是反式脂肪,經常性的攝取即使是少量,仍然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天然 ... 就可能攝取大量的糖分。2015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最新成人和兒童每日糖攝取量 ...
nutc
2023年11月9日每日飲食指南
食物,以提高微量營養素與有益健康之植化素攝取量。 因此,將原本分類中之五穀根莖類,修改為「全穀根莖. 類」;為強調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以及較為健康的脂肪.
cgh
2023年10月7日低脂飲食原則- 營養櫥窗- 癌症衛教資訊 - 國泰綜合醫院
一般而言,除了減少食物本身的油脂攝取,也需改變烹調方式與控制調味料中油脂的攝取量,才不至於攝取過多脂肪。 降低脂肪飲食三大招. 靈活選擇食物. 適量 ...
teamjoined
2023年11月7日飲食基本功:三大營養素!|TeamJoined 健身品牌
長肌肉飲食如何安排?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每日飲食比例分配秘訣! ... 一天的建議攝取量:體重每公斤攝取1.5~2.2克,菁英健美運動員可到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