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攝取不足導致的變化不包括精選內容在FB寵物社團、毛孩市集、PTT網友最新推薦以及評價討論大公開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碘攝取不足導致的變化不包括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1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在家好到府坐月子等,有1則IG的照片貼文,包含了有巧克藥師|臺灣藥師|連鎖藥局經營管理顧問|等,同時還有8篇留言的反饋,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碘攝取不足導致的變化不包括有關!另外還有關於碘攝取不足的相關影片還有碘攝取不足導致的變化不包括的各種內容以及碘攝取不足 甲狀腺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碘攝取不足導致的變化不包括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碘攝取不足導致的變化不包括是什麼內容吧:

在家好到府坐月子
熱度指數:11
按讚數:11
留言數:0

妊娠糖尿病飲食小技巧

營養師

講糖編輯部/林佳璇

妊娠糖尿病飲食小技巧

妊娠糖尿病的定義為在懷孕時才發生高血糖,主要是因為懷孕期間因為荷爾蒙變化導致血糖耐受異常。懷孕第24-28週時會進行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若血糖高於標準,則需進行飲食控制,避免懷孕期間高血糖可能造成的風險,例如: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羊水過多及巨嬰症等。

無論是妊娠糖尿病或是懷孕前已有糖尿病的媽媽,其營養建議與一般懷孕媽媽的營養建議量是相同的,但有一些小技巧須注意,才可以讓血糖順利達標!

吃越少越好嗎?

飲食控制不表示什麼都不吃,懷孕期間是禁止減重或是完全不吃醣類食物,避免禁食過久或醣類不足產生酮體,會影響到胎兒的神經發育。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建議孕婦每天的醣類不可少於175克,蛋白質不可低於71克,膳食纖維至少28克。

根據營養素膳食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懷孕第二期、第三期熱量需比懷孕前每天增加300大卡,舉例來說以低活動度女性來說,熱量建議為1450大卡,懷孕第二期後則需增加至1750大卡;懷孕期間蛋白質攝取則每天增加10克。此外,懷孕期間也需注意葉酸、維生素B群、維生素D、鎂、鋅、碘及鐵等微量營養素的攝入。

調整六大類食物份量

醣類食物

1、全穀雜糧類

正餐的主食量建議45-60克醣類,約為米飯七分滿至一碗,建議以糙米、燕麥或地瓜等全穀食物取代精緻澱粉,因除了可以增加纖維攝取,也可以補充到維生素B群、鎂、類胡蘿蔔素等微量營養素。糙米、燕麥或地瓜等全穀食物取代白米。

2、水果類
建議每天攝取約2個女性拳頭大小的水果。水果應選擇當季盛產的水果,以新鮮水果取代果汁或果乾。選擇水果時,盡量避免高GI值的水果,如荔枝、龍眼、西瓜等。

3、乳品類
懷孕媽媽每天乳品類的建議量為1-2杯(1杯=240cc),因乳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維生素B2及B12。

4、避免精緻糖
白糖、黑糖、紅糖、冰糖或蜂蜜等,容易使血糖快速上升,因此不建議攝取。

蛋白質
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來源包括豆魚蛋肉及乳品類。根據DRI建議,懷孕媽媽每天的蛋白質攝取須比懷孕前增加10克(約為1.5兩肉),或每天至少71克,相當於每天的蛋白質要攝取6-7份。(一份蛋白質=約為一兩肉=一顆雞蛋=一塊豆腐)。

蔬菜
每餐攝取足量的膳食纖維對可以穩定餐後血糖波動,且足夠的纖維攝取也可避免懷孕後期孕婦的便秘問題。不同種類蔬菜,所含營養素不同,如深綠色的蔬菜富含葉酸、鉀、維生素C等;海藻類的蔬菜則富含碘、蕈菇類的蔬菜含有維生素D,應多樣化攝取,來補充各種微量營養素。

選擇適合的餐間點心

為了使血糖達標,須控制正餐的醣量,會建議餐間可補充10-30克醣類;另外,為避免夜間未進食時間太長,產生酮體,建議吃睡前點心,點心的選擇仍應選擇低GI值的食物。



講糖編輯部/林佳璇 營養師

巧克藥師|臺灣藥師|連鎖藥局經營管理顧問|
巧克藥師|臺灣藥師|連鎖藥局經營管理顧問|
熱度指數:56
說讚數:48
留言數:8

《巧克藥師陪妳度過停滯期》⁣

【基礎代謝率】⁣
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是指在自然溫度環境中,身體在非劇烈活動的狀態下,維持生命所需消耗的最低能量。這些能量主要用於保持各器官的機能,如呼吸(肺)、心跳(心臟)、腺體分泌(腦及其他神經系統)、過濾排泄(腎臟)、解毒(肝臟)、肌肉活動等等。⁣

基礎代謝率會隨著年齡增加或體重減輕而降低,而隨著肌肉增加而增加。疾病、進食、環境溫度變化、承受壓力水平變化都會改變人體的能量消耗,從而影響基礎代謝率。⁣

【提高肌肉量】⁣
肌肉比率高 肥胖機率較低⁣
一公斤的脂肪一天只能消耗5-10大卡的熱量,但一公斤的肌肉卻能消耗75-125大卡,足足差了10倍,長肌肉是提升新陳代謝最有效的主要方法。⁣

肌肉組織增加、提高肌肉組織質量,需要靠運動鍛鍊。無氧、重量訓練運動...等阻力運動,比有氧運動對於提高提高肌肉組織質量更有幫助,例如:舉重、伏地挺身及仰臥起坐。⁣

【環境溫度】⁣
提升體溫、降低訓練環境溫度⁣

人是恆溫動物,而維持體溫的橫需要消耗能量才能達成。核心體溫上升,新陳代謝確實會增加。身體的核心部位溫度差不多在攝氏 37 度左右,若是周邊體溫,例如說手和腳,溫度變化相對比較大,所以影響新陳代謝的溫度,主要是「核心體溫」的作用。⁣

【含碘食物】⁣
碘是人體必需的元素,用以製造甲狀腺素,甲狀腺素是一種重要的荷爾蒙,用以調控細胞代謝、神經性肌肉組織發展與成長,主要功能包含:促進新陳代謝,刺激組織生長、成熟和分化,加快心跳,增加心輸出量等。⁣

因碘無法長久儲存於身體中,故每天皆需攝取少量的碘。人體所需的碘大部分來自飲食,諸如:海苔、海帶、龍蝦、貝類、綠色蔬菜、蛋類、乳類、穀類等,其中以海帶、海藻等食物含碘量最為豐富。⁣

【充足蛋白質】⁣
蛋白質食物是新陳代謝的增強劑,因為蛋白質主要是由胺基酸組成,身體分解這些蛋白質食物需要消耗更多的熱量。此外,體內的蛋白質足夠,才能讓新陳代謝的主力-肌肉足夠且不萎縮。⁣

【維生素B群】⁣
維生素B群是輔酶,參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代謝,由於屬水溶性維生素而不易儲存在體內,所以容易缺乏。因此,建議補衝足夠維他命B群,或是從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深綠色葉菜類、豆類、菇菌類及五穀雜類等)攝取。五穀米比白米富含有更多B群及礦物質鎂、磷,有助維持較好的能量代謝。⁣

【黑咖啡】⁣
咖啡因是一個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也是一個新陳代謝的刺激劑,運動前喝黑咖啡,能夠促進脂肪分解代謝、提高新陳代謝。⁣

【充足睡眠】⁣
清醒的時候消耗比較多能量,但睡眠不足會造成多種內分泌的問題,將會導致肥胖。⁣

睡眠不足後,讓人感到飢餓的飢餓素(Grhelin)分泌會上升,而負責調控人類食慾、飽足感、身體脂肪量與基礎代謝率的瘦體素(Leptin)分泌會下降,當瘦體素下降時,食欲會增加、代謝率會下降,傾向要合成更多脂肪。⁣

皮質素(壓力賀爾蒙)也會因為睡眠不足和長期壓力而提升,長期壓力賀爾蒙的升高將會導致高血壓、高血糖、失眠、落髮、肥胖等問題。⁣

睡眠不足也導致胰島素敏感度下降,胰島素敏感度下降常會伴隨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在體內主會是合成脂肪的荷爾蒙之一,胰島素敏感度下降普遍被認為是糖尿病前期的一個重要變化。所以,睡眠不足除了讓身體傾向合成脂肪以外,還可能讓成為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

※同場加映:熱量消耗要透過以下3個途徑:⁣

1、基礎代謝率,約佔60-80%:安靜狀態時維持身體正常運轉所消耗的熱量。(絕大多數的熱量是通過基礎代謝率消耗的)⁣

2、食物熱量效應,約佔10%:消化吸收食物這個過程所需要的熱量。⁣

3、身體活動,約佔10-30%:包括日常生活起居的活動、家務及運動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