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紋肌溶解症症狀及治療獨家發現在FB寵物社團、毛孩市集、PTT網友最新推薦以及評價討論大公開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橫紋肌溶解症症狀及治療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19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臨床筆記等,共有47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有2則IG的照片貼文,包含了有?AHuManual胖虎徒手理療室?等,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橫紋肌溶解症症狀及治療有關!另外還有關於橫紋肌溶解症症狀及治療的相關影片這些都可以在這個橫紋肌溶解症症狀及治療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橫紋肌溶解症症狀及治療是什麼內容吧: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熱度指數:758
按讚數:648
留言數:24

「小孩小腿痛,不想走路」

#兒科急診的小故事

快放寒假了!
A型流感及B型流感一起來陪你過寒假!!!

這幾天上兒科急診班的醫師,辛苦了。

因為病人太多了!尤其是發燒的病人。

昨天小兒急診來了一位八歲的小弟弟,弟弟來急診求診的原因,是前幾天「得到流感」後,早上「小腿酸痛,不想走路」。

家長們很緊張😓,趕快帶來兒科急診。

弟弟到兒科急診後,我們安排抽血,抽血報告顯現出肌肉酵素(CPK)上升到1480。

哇!弟弟得了「急性肌炎」,並形成「橫紋肌溶解症」。

「給小兒急診醫師的建議」

若CPK>1000,可以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這是需要安排住院。

若CPK>5000,是需要積極的治療,以免有急性腎傷害的可能性。

淺談「流感併發急性肌炎」

急性肌炎大多發生在兒童流行性感冒後,約1-4天「前驅症狀」已改善,卻出現兩側下肢的肌肉疼痛,以小腿肌群較常見,其次是大腿肌,病童活動時,雙腳疼痛加劇,即使能走路,也會有步態異常。

流感出現病毒性感染合併急性肌炎現象,可能是病毒直接侵犯肌肉引起發炎,也可能是經由免疫系統的反應所致,如果免疫系統的反應過度激烈,病毒也會侵犯大腦、腎臟、心臟。

一般而言,如果小孩出現發燒、喉嚨痛,致病原通常包括流感病毒A型與B型,另外有些病毒也都可能引發肌肉發炎,小兒急診醫師必須作出判斷。

如果病童感染的病毒量較大引起肌炎,出現肌肉疼痛現象時,早期可以多休息、多補充水分,醫師也會給止痛藥減輕疼痛;如果比較嚴重,必須住院接受抗病毒治療及點滴治療,抽血追蹤CPK及肌肉發炎的狀況。

#因為這一陣子蠻多病例

「再講一次」

若CPK>1000,可以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需要安排住院。

若CPK>5000,是需要更積極的治療,以免有急性腎傷害的可能性。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熱度指數:588
按讚數:433
留言數:23

家中來了不速之客,嚇壞寶寶

兒科急診的小故事

前一陣子,我上兒科急診班,外傷區的外科主治醫師請我去會診,會診的原因,是因為有一個小朋友被毒蛇咬了!

哇!我沒聽錯喔,小朋友被毒蛇咬!

到了現場之後呢,看到小朋友跟爸爸、媽媽在一起,於是我先問診,家屬就跟我聊著小孩被咬的過程。

因為家裡在郊區,之前就看過了有眼鏡蛇出沒,因為小孩子剛學會走路,對事情都很好奇。

驚險一瞬間!

故事情節總是出人意料之外……

那一天,下午一條眼鏡蛇突然跨過家的門檻,小朋友在客廳走著走著,看到這位不速之客,腳抬起來就往這位不速之客的身上前進,代誌大條了,小朋友就被不速之客咬了一口!

當然,後面就是啟動毒蛇咬傷的治療過程了。

還好小朋友後來沒有問題,完全恢復。

「毒蛇咬傷」

這一陣子,大家瘋旅遊,很多人都往山裡前進,登百岳、走步道都是大家最愛的活動項目。

有時候就會遇到蛇!

像我常去的二子坪步道,我的同事今天在分支往大屯山的步道上,他也看到一條蛇!(圖片)

基本上看到蛇,應該盡量快速遠離吧!

全球每年發生約540萬起蛇咬傷事件,導致180萬至270萬人因毒蛇咬傷中毒,每年有8.1萬至13.8萬人被蛇咬傷死亡。

在台灣約有40種以上的蛇種,其中十幾種有毒,而以六大毒蛇最常見,分別為龜殼花、赤尾青竹絲、百步蛇、雨傘節、眼鏡蛇、鎖鍊蛇。

根據疾管署統計數字顯示,每年約有1,000名以上民眾遭毒蛇咬傷,每年的七月到九月是被毒蛇咬傷最頻繁的高峰期,以青竹絲占第一位。

而台北市自2018年統計,每年捉蛇的通報件數高達1700多件,台北較常出現的蛇,25%都為龜殼花。

毒蛇的毒性分類:

出血性毒蛇 :龜殼花、青竹絲、百步蛇(毒性最強)

神經性毒蛇 :雨傘節、眼鏡蛇

被神經性毒蛇咬傷,最初症狀有嗜睡,傷口局部麻木但無瘀血腫脹情形。若不及時給予抗毒蛇血清治療,還是會繼發全身肌肉麻痺、視力模糊、眼臉下垂、說話不清楚、流口水、呼吸淺快,甚至呼吸衰竭。

而被眼鏡蛇咬傷的病人,特別會有傷口劇痛感、腫脹、組織變黑、壞死及橫紋肌溶解、呼吸衰竭等。

被毒蛇咬傷的治療方式,最重要以注射中和性的抗蛇毒血清為主。

所以提醒大家,瘋旅遊還是要注意安全喔!

臨床筆記
熱度指數:113
按讚數:112
留言數:0

健身之後....
 
最近興起一股運動健身風,但運動強度要循序漸進慢慢增強,不是照著魔鬼課表一味猛操,就能增肌減脂。
 
若是之前運動量很少的人,強度更是要注意,若再加上運動環境高溫,排汗不易,很容易引發橫紋肌溶解❗️
 
臨床症狀有:
☑肌肉痠痛
☑全身無力
☑小便顏色變深
 
若腎功能持續惡化,並出現體液過量、高血鉀、代謝性酸中毒等症狀,甚至需要緊急洗腎治療。‼️
 
詳情請見張維文醫師大作
https://bit.ly/335SqdV
 
歡迎加張醫師的 Telegram 頻道(@drchangww):
https://t.me/drchangww
最新文章直達您手!
 
感謝 #張維文醫師 精彩文章,文圖並茂!

?AHuManual胖虎徒手理療室?
?AHuManual胖虎徒手理療室?
熱度指數:24
說讚數:24
留言數:0

最近因肺炎疫情關係,看在室內大家幾乎都戴著口罩,甚至在健身房也看到不少人,戴著口罩在練大重量,做的面紅耳赤的...
然後大陸還有個新聞說,一個男子戴口罩跑步跑到肺破掉😑
所以戴口罩運動行不行?
_
這讓我想到在上心肺治療時,有一些關於運動過程心肺循環基礎觀念,雖然跟新聞的「肺破掉」無關,不過還是可以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生理概念。
_
首先從整個運動過程,身體出現什麼生理反應?
當開始運動時:心肌(Myocardium)為了讓血液輸送足夠的氧氣(O2)到各個肌肉組織(muscle tissue),體內的代謝率會提高,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從休息中的5-6L/min增加到30L/min甚至更高。

在運動過程中:身體呼吸、肌肉組織合作的能力,可以從最大攝氧量(VO2max)得知,而VO2 Max指的是在最劇烈、最大努力的期間,一個人可以利用的最大氧氣量,它通常是測心肺耐力的指標(最大攝氧量=心輸出量x動靜脈血氧差)。
也就是說,氧氣會直接的影響運動表現,當氧氣不夠身體會開始降低運動表現能力,會缺氧動作變得緩慢,當你想靠意志力苦撐時,身體預防機制會直接將你關機,到時候想動也動不了了🙃
_
然而我們呼氣的目的是為了排出體內代謝後的產物二氧化碳(Co2),其中包含脂肪等。
當我們戴著口罩時😷除了會阻擋攝氧量外,還會將呼出的二氧化碳堆積在口罩內,造成我們通氣阻礙。通氣受到阻礙後,體內的血氧飽和濃度下降(SaO2⬇️),使肌肉組織及體內細胞失去氧合能力。
_
總結來說,當戴著口罩做劇烈運動時;攝氧量變少⬇️體內二氧化碳堆積⬆️。
當身體攝氧量不足、體內二氧化碳無法正常排除,不要說影響運動表現、增肌減脂好了,嚴重身體還可能產生一連串化學反應,長時間或者運動過度時,還可能造成例如:換氣過度、呼吸性酸中毒等問題。
輕微症狀呼吸困難、胸悶、頭暈眩、心跳加快、血壓偏低。
嚴重可能導致暈倒、心律不整、橫紋肌溶解症、缺氧休克還可能影響腎功能問題,如:急性腎衰竭。
_
當然上述是在解釋運動跟呼吸的一些關係,不是說戴口罩不行,會死掉....只是戴口罩要看目的是什麼?
戴口罩做劇烈運動時對身體的弊絕對大於利的,如果只是要防疫不如保持好社交距離及隨時洗手消毒、養成手不觸碰眼口鼻的好習慣,這樣防疫就不用怕怕啦🤗🤗🤗
#ahufitness #physiotherapy #fitness#coach #gym #workout#口罩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運動